蘇州市蘇劇團新生代演員首次擔綱大戲
況鐘(右)扮作測字先生,終查明真兇。 記者 姜鋒攝
本報訊(記者 姜鋒 實習生 曾海燕)昨晚,作為第三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參演劇目之一,由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出品的蘇劇《十五貫》在蘇州開明大戲院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既接地氣、又有藝術品質的精彩演出。這也是蘇州市蘇劇團首臺由青年演員擔綱的大戲。
蘇劇《十五貫》由蘇州市蘇劇團優秀青年演員陳麗琰、徐煚煒領銜主演,分為《鼠禍》《受嫌》《被冤》《判斬》《見都》《踏勘》《訪鼠》《審鼠》8折。該劇講述的是婁阿鼠圖財失手殺死尤葫蘆,嫁禍于行商熊友蘭和尤葫蘆養女蘇戌娟二人。無錫縣令過于執不查真情,主觀臆斷,竟草率地按“通奸謀殺罪”將蘇、熊二人判處死刑。蘇州知府況鐘監斬前,發現內有冤情,甘冒罷官風險,申請上司暫緩斬期。他深入現場察訪,又扮作測字先生,終查明真兇,平反冤案。
舞臺上,陳麗琰飾演的況鐘一舉手、一投足,氣宇軒昂,正氣凜然;徐煚煒飾演的婁阿鼠則賊眉鼠眼,狡黠多疑,令人難忘。蘇劇《十五貫》緊湊的劇情、生動的人物以及演員們精彩的演出征服了觀眾,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演出結束后,不少觀眾連稱不虛此行,對青年演員們贊賞有加。
據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陳祺皞介紹,蘇劇《十五貫》特邀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張世錚為導演,在傳統蘇劇劇目的基礎上,借鑒保留了部分昆曲唱腔,并融入新的表演手段與元素。該劇去年6月初建組,張世錚將富有激情的表演和細膩傳神的人物塑造傳遞給青年演員,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每一處細節,都親自示范指導。而為了帶給觀眾更完美的舞臺呈現,此次演出前,該劇又進行了新一輪的修改整理和排練打磨。張世錚還特意從杭州趕來對演員們進行指導,并將全劇從160分鐘壓縮到135分鐘,每一折戲都保留了精華,使劇情節奏更緊湊,觀眾更容易接受、看懂。
“這出戲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一是況鐘是老生演員都想塑造的一個人物,我對這出戲一直心向往之;二是況鐘這個人物在劇中的表演方式、心路歷程,對演員來說是非常好的歷練。”陳麗琰說,人物不僅要形似,更要做到神似,在老師張世錚的指導下,她深入挖掘況鐘內心,在藝術上有了長足長進。徐煚煒告訴記者,張世錚從第一次演出《十五貫》到現在,已演了2000場左右,除“蘇戌娟”外其他角色都演過,堪稱《十五貫》“活字典”。因此,在張世錚的指導下,他的婁阿鼠一角長進頗大,“接下來我將繼續打磨提升,不辜負領導和老師的期望。”
“此次參演的都是我們蘇州市蘇劇團的青年演員,平均年齡只有28歲。今天的演出可以說是蘇劇新生代演員的一次集體亮相。”著名表演藝術家、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主任王芳說,《十五貫》作為一出需要“四梁八柱”的公案大戲,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蘇州市蘇劇團青年演員的整體實力。“雖然他們在舞臺上的表現還稚嫩,但是他們那種青春的朝氣,對藝術的感悟,對舞臺的渴望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都讓我感到很欣慰。”王芳說,希望觀眾看到這些青年演員的成長,并喜歡、支持他們,也期待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進來,快快成長,為蘇劇傳承發展輸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