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英 本報通訊員 劉森
位于吳江區中心腹地的平望鎮是“樞紐重鎮”,多條國省干線穿鎮而過,外防輸入壓力較大。
近段時間來,平望鎮持續織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網、讓社會面“靜”下來、“慢”下來的同時,統籌“兩手抓”,保障重點企業貨運物流有序“動”、生產線供應鏈“快”運轉。
綜合施策織密“防護網”
以集成指揮中心“一張網”,推動聯防聯控“全覆蓋”。
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平望鎮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借助鎮集成指揮中心技術支持和多部門人才支撐,7×24小時不間斷分析流轉數據,為精準防疫提供強有力支撐。
針對外地來(返)平人員排摸,平望鎮第一時間在“平波臺”微信公眾號開通“返吳人員信息登記”小程序,獲取返吳人員詳細信息。落實“云旅店”系統“人來登記,人走注銷”工作機制,實現疫情期間流動人口活動軌跡跟蹤追溯。同時,響應蘇州疫情防控要求,該鎮還開發了居民信息采集微信小程序,摸清社區常住人口底冊,快速開展電子通行證申領工作。
“在這里住了幾十年,沒想到小巷子也可以像物業小區一樣‘規范’。” 居住在平望鎮城壕里社區浜長弄的王老伯告訴記者,以前,小巷沒有智能門禁,很多外來車輛會隨意停入小巷,讓本就狹窄的巷子更加擁擠,給居民出行造成諸多不便。“現在進入小區需要刷門禁卡,小巷也變得寬敞整潔多了。”
從去年10月開始,城壕里社區先行先試,在14個背街小巷人行道口、5個機動車出入口布設門禁。經過6個月的試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這是平望鎮以網格化思維劃小社區單元、精準有序防控的一個案例。圍繞筑牢社會面群防群控屏障,平望鎮創新用好“宣管督懲”四字訣一攬子舉措,通過宣傳引導、現場管理、綜合督導、適當懲戒,推動“三查一戴”落實到位,有效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
多方聯動,有序“保運行”
3月30日上午,平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偉在G50交通卡口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時,碰到來自一家重點保障企業的貨運車輛,現場協調幫助企業貨運通行、閉環接運。“我們既要筑牢‘外防輸入’的防線,也要保障重點企業生產急需,盡可能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趙偉說。
位于吳江中心區域的平望鎮企業眾多,貨運需求大。根據市、區統一部署,平望鎮在對外來車輛進行分類管控、閉環管理的同時,抽調經發、建設骨干力量組成50人志愿者隊伍,輪流在交通卡口值守,查驗車輛信息、引導分流轉運。
3月26日,針對貨運車輛通行保障的“蘇貨通”啟用后,平望鎮第一時間成立貨運司乘人員工作專班,鎮經濟發展局、建設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疫情防控大數據專班和公安交警等部門通力協作,利用“蘇貨通”平臺為有來(返)平望貨運需求的重點保供企業提供服務。
運轉不停,全力“穩發展”
“3年內計劃再增加5條涂布線,通過技術升級,成為涂布行業卓越品質的領跑者,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位于平望鎮中鱸工業園的蘇州市奧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巫建文這樣表示。
記者注意到,奧貝新材料的無塵車間內,產品放卷、電暈、涂膠、烘干固化、復合等各道工序生產線有序運轉,員工們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開展生產作業。巫建文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奧貝新材料嚴格落實企業防疫機制,有序組織生產經營,保障基本生產。
在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澳盛科技廠內,貨運車輛開設專項消殺、采樣檢測,車間內人員、設備有序運作。“澳盛科技擁有近800名經驗豐富的一線工人。疫情當前,我們一方面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工人身體健康,另一方面持之以恒謀求發展,努力為中國碳纖維行業開辟新路,使澳盛科技成為碳纖維行業的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市場工程師吳世超說。
疫情下,線下招商面臨諸多不便。為積蓄發展后勁,平望“云招商”不斷線,“雙招雙引”有條不紊地進行。“此次我們以基金招商為線,帶來優質項目,加快原創性成果轉換落地,是一舉多贏。”3月30日,平望鎮副鎮長孫琴萍就某高品質醫療科技項目,與基金方和項目方同步開展“云洽談”。
新項目陸續洽談落地,在地項目建設馬不停蹄。目前,全鎮37個區鎮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為了工地安全有序施工,我們加強指導,并開設施工人員核酸檢測專場,提高服務效率,盡量減小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平望鎮建設局局長張興康表示。
“我們既要持續用力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也要統籌‘兩手抓’,結合‘大走訪’了解各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兌現,送政策、送服務‘上門’,穩住經濟‘基本盤’。”平望鎮黨委書記戴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