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企研發抗疫新利器,已獲得歐盟CE認證,家庭、社區都可使用
25分鐘內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蘇報訊(記者 李曉 陸玨)在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通常要4個小時。蘇州一家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核酸快檢產品,不僅25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檢測,而且在家就能進行。昨天,該產品獲批進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加上前期已獲得歐盟CE認證,這意味著該產品可出口歐盟。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25分鐘內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產品。
昨天,在蘇州先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公司首席執行官于繼彬向記者展示檢測過程。“非常簡便,步驟和抗原檢測類似。”于繼彬介紹。只見他用棉簽在鼻腔采樣后,將棉簽放入裝有液體的試管里,混勻后,把液體滴到裝有三個白色小球的試管內,將該試管放入檢測器,很快結果就出來了,顯示為陰性。從采樣到出結果,不到25分鐘。
據了解,病毒本身就很小,其核酸分子更小,核酸檢測原理是將代表新冠病毒的特征基因片段進行擴增,將1個擴增到上億個,然后用熒光來“看”。如果能“看到”,就是陽性。實驗室采用了多次改變溫度的方法來實現擴增,溫度從升高到下降再到回升,就是一個循環。按國家相關檢測標準,至少要做35次循環,需要一個多小時。
“這三個白色小球就是我們實現快速檢測的‘秘密武器’,小球其實是酶的凍干粉。每個小球直徑3毫米,三個加起來還沒有一滴水重。”于繼彬介紹,在自然界,生命繁殖都是在常溫狀態下進行,他們受此啟發,篩選自然界細菌、噬菌體等微生物的酶,并對酶進行基因工程改造,讓病毒基因片段在恒溫下實現擴增。據了解,白色小球內有數十種酶,各司其職:有的可識別特征基因片段,有的可進行“零部件”組裝,有的可起到“神助攻”作用……工作起來,就像一個“大工廠”,每一秒有上億次反應。據了解,該產品從檢測器到酶,目前已獲得7個國家專利。
該產品在家庭、社區、企業、戶外等都能使用。如果聯網使用,檢測結果還能和疾控部門共享。“如果檢測的人較多,可增加金屬浴,近百管樣本一次性加溫后,逐一在檢測器上讀取結果,一臺檢測器一天能檢測上千人。”于繼彬介紹。目前,公司正在著手申報該產品在國內的使用許可。
2020年初,我國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后,蘇州先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就將核酸快速檢測作為重點項目。30多名專家日夜奮戰,不斷對各種酶進行基因改造和篩選,嘗試了100多種不同方案。“產品出口歐盟后,我們有信心把它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比速度、比靈敏度!”于繼彬說,團隊已鎖定新目標,爭取10分鐘內完成檢測。